
Chapter 12
夏季刚过去不久,可是傍晚却起了雾,地下的魔药室甚至有些阴冷。德拉科是少数留堂钻研魔药习题的学生,偌大教室的一角,只有他的坩埚翻涌着泡沫。“柑橘根和蜥蜴蛋……如果是再煮一刻钟,晚两分钟加入龙蛋液……嘶……” 德拉科伸手在书包里翻找,随意地抽了一本书翻开,羽毛笔在其空白的内页上快速地演算起来。哪儿卡住了,德拉科盯着自己的公式和计算,细细地查看步骤。
莫名其妙地,自己那些潦草的笔记消失了,墨水像是被书页吸了进去,纸张缓慢地恢复了空白,连凹痕都没有留下。“什么?怎么回事?”德拉科皱着眉头,恍然发现笔下正是那本奇怪的日记。德拉科打量了一会儿日记本的封面,又翻回到刚才那一页,却忽然发现空白的纸页上出现了一行字,是古老而雅致的手写体:“柑橘根要碾碎,而不是切碎。” 德拉科瞪大了眼睛,盯着那行奇怪的字。墨水的痕迹又开始淡化,字迹消失。
“What……?”德拉科调小了坩埚下的火,着手反复地翻着那本日记。愣了一会儿,他拿起羽毛笔,迟疑地在纸张上落笔:“Pardon me?” 字迹又消失了,新的花体手写浮现:“看你的笔记,你应该是在制作止痛药水,没记错的话这是二年级的魔药作业。如果你想要多熬煮一刻钟来提升药效的话,相应地需要更纯粹的柑橘根汁,因此,你得碾碎它,而不是切碎它。”(RiddleGPT。plus,魔药知识是我瞎编的。)德拉科抓着日记本,惊愕还没从眼睛里消失,那优雅的字迹就又出现了:“你好,我是Tom M. Riddle,日记本的主人。请问你的名字是?”
一阵风吹灭了魔药室的蜡烛,坩埚下的火焰式微,黑暗包围了德拉科,夜的阴冷弥漫在地下室。德拉科用了个照明咒,然后重新点燃蜡烛。他犹豫了一会儿,提笔写下:“德拉科·马尔福。”
空旷的地下室沉寂着,隐约能听见哪个屋子里的幽灵在惨淡地吟唱。风略过门外的走廊,古老的木门吱呀吱呀地呻吟着,忽而“砰”地一声关上,声音在沉寂的城堡里回荡,像是有谁在门外窃窃私语。
德拉科握着羽毛笔的手有些颤抖。一点一点,泛黄的纸页上,字迹由斑驳到完整:“很高兴认识你,马尔福先生。”
叮当一声,地下室的门环被扯开。一个黑影走了进来,德拉科的心跳骤然加速。那身影伸手一点,魔杖亮起,是斯内普。“德拉科?这么晚了你还在这里干什么?” “抱歉,斯内普教授。我正要回休息室去。”德拉科抹了一把脸,飞速地把日记本扔进书包,收拾好坩埚,逃一般地离开了地下室。斯内普盯着他的背影,眼底深沉,不可探知。
德拉科坐在书桌前,端详着这本日记。羽毛笔尖的墨水已经干涸,他迟疑着没有再下笔。布莱斯已经睡了,寝室里十分安静。良久,他下定决心。
“你好,里德尔先生。”
“你好。”
“请问,你究竟是谁?为何能够与我对话?”
日记本略微沉默了一瞬,“你的姓氏是马尔福,对吗?”
“是的。”
“你在何处得到这个日记本?”
德拉科也犹豫了一瞬,却觉得这样做应该风险不大。“我的父亲,卢修斯·马尔福那儿。开学前,父亲把这本日记遗落在我这儿。”
“我明白了。”那花体的笔迹顿了顿,“我五十年前就读于霍格沃茨,对这里的情况略知一二。我很喜爱这里,所以留下这本日记。我期盼着找到那个天选之子,与他共享我的秘密。”
“什么秘密?”
“德拉科,你拥有高贵的姓氏。可是,如今你的地位却不能与你高贵的姓氏相匹配,你是否为这件事而气恼?千年前,霍格沃茨为高贵的纯血巫师立校,可是时光流逝,这里的人却早已不再纯净。”
“什么意思?”
“非纯血巫师、泥巴种、哑炮混迹在这所学校,玷污了高贵的魔法的殿堂。他们秽乱巫师的血脉,冒着与麻瓜同流合污的风险。”
“不,这……”花体的字迹尚未说完,德拉科落笔,墨水却没有痕迹。
“斯莱特林,霍格沃茨唯一尚存纯洁的地方,需要有人肩负起早逝的创始人的使命。”
“什么使命?”
“清理这座魔法殿堂,只留下属于这里的人。”
德拉科蹙着眉,迟迟没有再落笔。良久:
“你说‘清理’,是什么意思。我不认为现在有什么必要去清理谁。”
里德尔似乎也在迟疑。德拉科等了一会儿,字迹再次浮现:“我的意思是保持魔法的高尚与纯洁。斯莱特林的孩子,你可曾期望拥有力量?”
“哪种力量?”
“创始人萨拉查·斯莱特林的力量。斯莱特林去世前,曾预言了他百年后的继承人。这个人将打开萨拉查在霍格沃茨构建的密室,找到其中的宝物。”
“宝物?”
“能赐予你巨大力量的宝物。当你拥有它,你将能号令天下,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孩子,想知道为什么你得到了这本日记并且能够与我对话吗?”那一瞬,烛火跳动,光线明灭。“因为你是被选中的人,而我,将完成斯莱特林的使命,指引你打开密室,取得宝物。你将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新的君王。”
日记本泛着幽幽的荧光,德拉科握着羽毛笔的双手在微微颤抖。暗绿色的魔力波纹从他的指尖流出,被日记本吞噬,让他的眼神逐渐迷离。
“你愿意接受这项使命么,孩子?为了你的姓氏,为了你的血脉,成为这个世界的英雄。”
窗棱下蓦地爬上一层寒霜,凛风吹开窗帘,惨淡的月光照进寝室,男孩的影子投在地板上——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