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锡希捡到三根可以回到过去的火柴。
2024-2025赛季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拔赛结束后,沈锡希捡到了三根能回到过去的火柴。
木洞冰场外的樱花开得正好,她拿起一根,带着怀疑的心情划下去,唰——,时间回到了2021年的某个晚上。
睁眼,是熟悉的卧室,面前桌子上的手机正发出嘟嘟的声音,屏幕上是昵称为“崔珉祯”和等待接听的界面,沈锡希按断通话键,看到日历翻在10月8号,头条推送的界面铺天盖地地流传着聊天记录被暴露的新闻。
原来,重来一次也改变不了命运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她点开kakao,删掉还未来得及发出的消息,随即关机,闭上眼再次体会到如同溺水般的窒息感。
时钟滴滴答答的走着,呼,火柴熄灭了。
沈锡希拿出第二根火柴,点燃,回到了2018年蒙特利尔世锦赛。
此刻距离女子三千米接力决赛结束不久,颁奖典礼还有一段时间,乱哄哄的后台到处是各国运动员交流的说话声。甫一来到这里她有些陌然,却看到还有些生涩的崔珉祯已经换好领奖服,绕过想拦下她的人,坐到自己身边。
蒙特利尔的冰场发生了许多故事,譬如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故事正在进行的时刻,命运早已悄无声息地画上了休止符。
沈锡希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和崔珉祯像这样坐在一起听对方说话,闹掰后她们默认了在同一平面里处在最远的对角线,偶尔不得不靠近也只有沉默,一直到到比赛开始或者等其他队友隔开。
沈锡希看着崔珉祯一张一合的嘴唇,耳朵却隔绝了周围的声音,她突然想像以前一样伸手拍拍崔珉祯。
手掌即将触碰到背的那一刻,火柴熄灭了。
年轻的女孩们背着书包拿着冰鞋走出了冰场的大门,几个人有说有笑,稚嫩的面庞上闪烁着青春的朝气,这个点是首尔市厅青年组的孩子下训的时间。沈锡希把目光移回手上,点燃最后一根火柴,回到了2014年2月的最后一天。
炭川冰场正在进行韩冬会初中组的比赛,仅有15岁的崔珉祯正在选手处进行最后的热身,等待开始。
过了很久很久,某天路过这里看到新一届初中组比赛的宣传横幅时,沈锡希才意识到这是她们陷入命运纠葛前最后一场能够平静地看着对方的比赛。
三言两语打发掉来采访的记者,沈锡希离开了观众席。炭川冰场拐角的面包店有崔珉祯最喜欢的一款甜面包,但每次等训练结束后再去买早已售空。尚且年幼的崔珉祯也会在面包店的柜台前流露出沮丧的表情,但绝对不会为了这种事情提前下训。
这个时间应该还没有卖完。沈锡希想着,走出冰场的大门。裁判的枪声与观众欢呼声都被置之脑后,她把围巾向上拉了拉遮住口鼻,往拐角走去。
火柴熄灭了。
崔珉祯捡到三根可以回到过去的火柴。
2024-2025赛季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拔赛开始的前一天晚上,崔珉祯在炭川冰场的休息室捡到了三根可以回到过去的火柴。俱乐部的其他人已经结束训练离开,休息室的灯光有些昏暗,她盯着盒子上的那行字沉默许久,划下了第一根火柴。
时间回到了北京冬奥会女子三千米接力决赛的现场,她拉住即将上场的队友们,认真地跟大家重复一遍等下的战术。
接力赛冰场上的人员向来很多,崔珉祯找好位置,再次看到队友站在起跑线的前面。
枪响,起跑,交接,落后,超越,冲刺,依旧是第二名。
回到过去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
刚结束的崔珉祯弯腰扶膝,喘着气确认了这件事。
眼前的白色冰场突然散发出白光,回到了现实。
崔珉祯点燃了第二根火柴,回到了2018年平昌冬奥结束后的发布会现场。
一排又一排的闪光灯前面坐着一个又一个等待提问的记者。崔珉祯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依旧觉得灯光有些刺眼。
她的耳朵听到沈锡希正在回答记者的问题,脑海里同样的声音却在说着截然不同的聊天记录。
想要说些什么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意识里也仿佛有道声音在催促她行动,一直到那个记者再次发出尖锐的疑问,崔珉祯终于忍不住扶起话筒。
“锡希欧尼和我都朝着同样的目标前进,对为了实现同一个梦想而努力的两个人说关系不好似乎不太好。”
她听到自己说出同样的话。
火柴熄灭了。
手机的屏幕适时亮起,是有关明天选拔赛的消息推送。崔珉祯思索片刻,点燃了最后一根火柴,回到了2014年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拔赛的现场。
短道速滑冰场一圈的长度为111.12米,1000米的比赛需要滑行9圈,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120秒,而火柴每次能够回到过去的时间大致为十分钟。
这是她第一次拿到成年国家代表名额的比赛,也是此后数十年分不清爱恨的日子里,她们或携手或背对在111米的跑道上一起滑过一圈又一圈的开端。
崔珉祯忽略掉四面八方的声音,看了眼看台的位置,估算了一下时间,应该足够她结束后跑到观众区去见现在的沈锡希一面。
崔珉祯从来不会沉迷过去,仅仅偶尔训练累了余光又不经意看到同样气喘吁吁的那个人时会想到现在。在所有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只是一起滑冰、一起训练的崔珉祯和沈锡希。
广播已经在催促各位选手站好位置,崔珉祯回到出发线后面,等待叫到自己的名字。
“砰——”
比赛开始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