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这是宇宙新时代普通的一天。无论是地球,还是人造卫星,在其之上生活的人们依旧如故,今日晴明日雨,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区别。但对洛冰河而已,这是他迷失在真空中的第七个小时。同时,他也已连续发送了七个小时的求救信号。没有定位,简陋的随身信号仪发出的电波穿越层层辐射和星云尘埃的阻挠,不知会传到何处。也许下一秒就会被接收,也许会被某处调皮的星团困住,也有可能幸运的绕过所有阻挠,在无垠的黑夜中不知疲惫的奔波,然后于几亿光年后被另一个类地球的星球居民接收。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五十七小时前,他还拉着老师的手臂,信誓旦旦地向其保证自己对飞行器的操作熟练度及其本人的可靠程度。然而五十个小时后,他却因操作失误迷失在宇宙之中。
飞行器于寂静的宇宙中爆炸,他被紧急安全装置推出驾驶舱。厚重的宇航服包裹着身躯,抵挡住来自太空的无数凶险。他透过头盔那一小片窗户,看见分解的飞行器迅速远离自己,一朵朵艳红刺眼的花在黑暗中无声炸开,火舌乍然跃起,然后猛地熄灭。整个过程只持续数秒,像是一场过于短小却异常逼真的无声电影。
没有动力推动,空有一身宇航服。洛冰河在盈盈黑夜中匀速前行,他调整不了姿势,也无法控制速度。他在浩渺神秘之中游荡,肉眼所及是自亿万光年前疾驰而来的星光,和流浪在虚空中、不知年岁的太空垃圾——如果没人来救他,再过六十五小时后他会因缺水而死,然后成为其中一员。
小孩子都会对神秘未知的东西产生兴趣,这是天性使然。洛冰河因家庭原因,从小便浸淫在浩翰的宇宙中。
第一次借助工具收到一组不明电波时,他只有六岁。
巨大的盘形检测器静静立在苍穹山的顶峰,它张开双耳面向广袤的天空,尽心尽职地聆听这个神秘的世界。洛冰河扒过沈清秋的耳机罩在自己的耳朵上,只听到一阵无谓的呲呲声,像是老旧的收音机一样。
十六岁的沈清秋与尚清华借住于研究所内,梦想是拥抱头顶这一整片存在数以亿年却依旧深邃奥妙的天空。
沈清秋将耳机从洛冰河的小脑袋上摘下,有些无奈:“我还没有做处理,你听不到的。”
想要去聆听外太空的声音,首先要将接收到的电波转化为声波,然而人类可听见的声波频率为20HZ至20000HZ,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声音都能被听见。
沈清秋并不着急处理电波。这个小小的孩子已经围着他转悠三天了。现下要先想办法将他哄走。
厚重浓密的大气将极限温度、无处不在的辐射,高速飞行的星际碎片等等危险隔绝开,留下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人们自地面仰望星空,看见繁星闪烁如同钻石,亿万年前的光神秘动人——这些美好和安全让他们忘却太空的危险。
太空的声音并不像遐想的那般美好,无线电波被翻译成声波后呈现出千奇百状的各种波段,这些声音时而循规蹈矩,时而肆无忌惮。他们发出刺耳的尖叫,尖锐的指甲磨过金属,有时又是不明所以的呲啦声,一阵一阵,井井有条。
这些声音怪诞诡奇,都不适合普通人倾听,尤其是孩童,这会吓到他。不过沈清秋却也不想用一段典雅的音乐或者清脆的鸟叫声去欺骗孩子,这个自小就浸淫在浩翰宇宙中的小不点终会有长大的一天,他会听到最真实的太空,谎言并非是一册良计。
“小不点要不要对太空的朋友说说话?”
一只手将洛冰河和沈清秋隔开,并且顺手夺走了那只耳机。尚清华横在二人中间,桌上是他刚放下的三听可乐。
“太空里有很多未知的小伙伴,你要不要和他们打个招呼?”沈清秋从他脸上看到了坑、蒙、拐、骗四个大字。
说什么呢?软软的小包子啃着话筒,怯生生地发出声音:“你好,我叫洛冰河,今年六岁。”
“我住在研究所,最喜欢的是爸爸妈妈。”
“我还很喜欢沈哥哥。”
沈清秋噗地喷出一口可乐,小不点似乎吓了一跳,低着头偷偷朝他瞄去,没再对着话筒说话。
“完了?”他一手抵着按键问道。
“……希望你能和我做朋友!”洛冰河又急急加了一句。
小朋友的发言结束。
大朋友们开始继续折腾。
十六七岁的年纪开始懂得耻于表达自己,沈清秋憋了半天没说出话来。而刚刚坑蒙拐骗过的少年则铐下一段百年前人们送给旅行者号的寄语:友谊跨越繁星,你不是孤身一人。
亲爱的朋友,也许您接收到这组令人啼笑皆非的电波时已是数万光年后,来自过去的我们早已化为尘埃。很抱歉给您的工作带来麻烦。不过我们只是想带着善意向您问候而已。①我们来自过去,航向未来,应该和您有着同样的梦想。也不知您所在的未来是个怎样的世界,不过没关系,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②愿您的希望和梦想能飞向星际深处。
三罐可乐被强行撞到一起,白色的泡沫欢快地溢出,然后如烟花般飞起。
这段短暂的电波将飞往未知世界,代替这三双眼睛探索这个神秘的世界。
『二』
第十一个小时的时候,洛冰河远远地看到一颗球型的东西正高速自转着从一侧弧型划过。透过头盔玻璃层上放大的即时摄像图片,洛冰河看到那颗小球闪着金属光泽,外表并非完全光滑的球面,而是类似于舞台水晶球一般由一片片平面构成。
并且与此同时,他收到了一段电波,这组电波以20.009HZ的频率传来,很显然它来自人类。
洛冰河小的时候,最熟悉的歌有两首。一首是小星星,一首是东方红。
研究所的对外陈列楼有一处模拟外太空的球幕播映室,是他的母亲专门针对幼童宇宙知识启蒙做的一张巨大的捕梦网。点点星光刺在黑色帷幕上,画出一组组千形万状的星系。洛夫人在筹备这间播映室时花了巨大的心思,每颗小小的星子都是一盏小灯泡,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出星系的真实与美丽,每盏灯的颜色、明暗、闪烁频率都做了精心设计。为了防止孩童在昏暗的封闭室内产生恐惧,入口处还会体贴的播上一段《小星星》。
洛冰河的宇宙知识启蒙从一张梦幻的、缀满星子的捕梦网开始。
而作为一所国家研究机构,在这间可爱的播映室之外,每天早上6点56分51秒,广播便会无视年轻科学家们的哀嚎,准时播放一首《东方红》。
1970年的4月,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自酒泉发射升空,工程师在上面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音乐仪器。
模拟音乐简陋粗糙,然而它从太空传来,刻有祖国的印记,因此变得与众不同,宛若天籁。
研究所的老科学家们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洛冰河寄住研究所宿舍后,看的第一部动画便是关于它的纪录片。差不多被放在和爸爸妈妈同一平面上喜欢的沈哥哥陪着他,只可惜对大孩子来说,这部动画太过幼稚,对小孩子来说,它又过于枯燥。电视中传出的旁白温柔舒缓,最大限度地安抚着孩童一颗精力过剩的心。动画的结尾伴着大孩子搂着小包子打瞌睡,谁也不知道纪录片的最后,那个声音好听的旁白姐姐是如何结束这段故事的。
20.009HZ的电波被直接播放出来,在充满氧气的头盔里,洛冰河再次听到这首已令他磨出耳茧的曲子,同幼时在纪录片中听到的原声一模一样。
这颗卫星当年在太空中工作近一个月,随后丧失动力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以后,它顺应地球引力,孤独的绕着地球旋转。直到47年前,大量的高速离子流自太阳表层瞬间爆发,它被迫离开地球轨道,冲入外太空的怀抱,从此成为一颗逍遥江湖儿。它有无数伙伴,它们有些来自风格旖旎的欧洲,有些来自地大物博的亚洲,有些长着小巧精致的脸,有些有着健康的黑色皮肤。这些完成使命的英雄并未因没有回收而被人们遗忘,它们路过无数天体,自然的、人造的,他们似流星般匆匆划过,然后赶赴下一个旅程。每每经过时,人们都停下脚步,献上崇高的敬意。
在研究所的这4017天,每一个早晨都从这首歌开始。幼年时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洛冰河基本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每天早上,沈哥哥都会将他从宿舍的床上挖出来,带着他穿衣洗漱,然后将他领到父亲的办公室中。中午的时候,父母会带他去食堂,有时忙起来也会让他自己去,他基本不用打饭,甚至连碗都用不着拿,在食堂中转悠一圈,那些叔叔阿姨便会将自己尚未用过的饭菜分他几口,然后他就饱了。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因工作调动不再如以往那般忙碌,正常的上下学由她负责。偶尔顾不上的时候,沈哥哥便会来代班。那时他已从研究所的少年班中毕业,穿上一身白色大褂,正式成为所内的一名科研人员。洛冰河对他的称呼,也从“沈哥哥”变成了“沈老师”。
年轻的科学家牵着他的手朝前走着,时不时低头查看他的状态,以确认这个背着双肩包的小少年走得并不是太吃力。洛冰河跟在旁边亦步亦趋,他生怕自己走得太慢,麻烦到人家,又恐自己表现得太过独立,因此失去亲近的机会。
洛冰河的手被沈清秋包在手心内,他抬眼便能见到沈清秋优雅的下巴。这个年轻人自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带着对这片旖旎天空的钦慕来到研究所。长期的科研工作让那副眉目柔和的脸多了丝严谨。
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小学时便隐隐接触了些情啊爱啊的。他的整个童年只被三个人充斥,父亲、母亲、沈清秋。对照着不知为何在校园内流行起来的感情测试表,他测出了自己对沈清秋的感情——爱情。
爱情是什么?
难道拥有共同的理想就是爱情?难道长久的陪伴就是爱情?难道想要追随对方的脚步就是爱情?
洛冰河同沈清秋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永远追不上的十年,而是一个研究所的少年班。沈清秋10岁小学毕业,用4年时间完成中学教育,同年考入这个少年班。20岁时正式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幽邃苍茫的宇宙就在他的面前,等着他去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而十岁的洛冰河还在中规中矩的读三年级。
沈清秋于洛冰河,就像是月球于地球般。这颗名为洛冰河的小小卫星,一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跟随着他的行星,环绕着他,只环绕这一人。
『三』
第二十七个小时,宇航服自带的信号发射器电量使用过半,只余43%。洛冰河决定将收发频率降低,以减少能量使用。
宇航服自带的解码播放器在对二十七小时以来收到的千百条电波进行解析筛选后,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你好,我叫洛冰河,今年六岁。”
“我住在研究所,最喜欢的是爸爸妈妈。”
“我还很喜欢沈哥哥。”
“希望你能和我做朋友。”
洛冰河笑出声来。他曾经幻想过这段电波会像一名勇士般穿越层层云海,刺破大气层,奔向外太空。它也许会撞入一张星云网,也许会被太阳离子风暴燃烧殆尽,也许会在空虚中寂寞的独行千亿年,然后轻飘飘地落在太空另一端的某个类地球行星上。那里或许也有如自己一般懵懂的孩子,所有人都听不懂地球语,科学家们会对这段电波所传达的内容充满疑惑。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段啼笑皆非的电波会在流浪了十四年后,再次回到自己身边。
第三十一个小时。
信号收发器电量38%。
洛冰河朝宇宙深处发出信号。
“你好,6岁的我。”
“我现在依然很喜欢你的沈哥哥。”
10岁后,洛冰河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成绩如风筝般越飞越高。15岁那年,他如愿以偿考入研究所。
沈清秋是他的行星,他跌跌撞撞地追赶,绕着他飞行,一点一点努力缩短距离。如今他终于暂时将这距离缩短至一年。
此时沈清秋25岁,他获得了独自驾驶宇宙飞行器的许可。他原是个有些懒散随便的人,长期紧张的科研工作让他疏于锻炼。而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这片天空,频繁穿梭于外太空、缺乏阳光照射,使他整个人看上去又瘦又白。咋一看柔柔弱弱,似乎是个随和的小青年。可当抬头望向苍穹时,科学家独有的严谨狂热让他生出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
15岁的洛冰河,个子如野草般疯蹿。舞象少年的身姿挺拔如竹,他已从一个需要被牵着手小跑的小不点,渐渐长成一个与沈清秋齐头的少年。
爱是一把双刃剑。爱错了人,他使你如入地狱,你将变成困兽。而爱对了人,他使你迅速成长,拥有铜墙铁壁。
洛冰河就是爱对的那个。在任何意义之上,在任何困难之下,他都想要去追赶沈清秋。
因着洛冰河成为少年班的学子,并沈清秋本人获得的驾驶许可二方面原因,沈清秋替洛冰河揭开了宇宙神秘面纱的一角。
洛冰河第一次亲手触摸到这片夜空,正是由沈清秋带着去太空的。
他们自发射平台升空,巨大的冲击波并未给这个兴奋的少年带来太大影响。穿越大气层、到达指定轨道后,飞行器舱门打开。洛冰河隔着宇航服的厚度,感受到太空的空茫。
这里充沛着亿万光年前、自银河系外奔波而来的星光,蜘蛛网般密密麻麻的辐射与电波穿梭其中。一条带子将洛冰河与飞行器联系在一起,他轻轻一点地,身体便轻盈地从驾驶舱中飞出。太空黑暗而幽深,他伸手一挥,除去因失重带来的吃力外,并未感受到任何想象中宇宙应有的样子。
幼年时,母亲用捕梦网替他捉来一片梦幻的世界。宇宙是华贵的天鹅绒布,星星是上头缀满的宝石。
少年时,系统化的学习和公式化的知识让宇宙成为他脑海中的一连串数字。
四周安静如水,彼此间的声音只能靠电波传达。如今真正触摸,他才体会到外太空的虚无,没有氧气,听不见声音,那些美好的、刻板的、神秘的、严谨的,都是这个千变万化的宇宙。这个多维的空间存在数以万计的物质,它们将自己的每一面都展示在人类面前,只待人们自己走进查探。
洛冰河回首,看见沈清秋正对着虚空取材。他似有感应般朝自己回望,并打出了询问的手势。这个与自己隔着十年岁月的哥哥,似乎无论做什么都会回头来确保他的状态——是否跟得上,不要勉强自己。
洛冰河豁然开朗,原本如鲠在喉的那点小小的心思,从前急切的追赶,都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十七小时。
信号收发器电量16%。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洛冰河终于迎来了救援。
确认被救援人员坐标。
确认被救援人员身体状态。
然后,沈清秋的声音出现在电波的另一端,有些嘶哑,带着电流的呲呲声。
“唉,知道我们怎么找到你的吗?”
“小时后发出去的电波还记得吗?我们连着回应一起收到了。”
“你别激动啊,差不多半小时后就能赶到。”
一百四十年前,旅行者号带着人类的期望升空。一百年前,他携着人们的不舍离开太阳系,义无反顾地飞向更广袤的世界。
而幼年时那段短小的、满怀期待与梦想的电波,却在宇宙中流浪十四年后回归。
洛冰河知道,即使跨越繁星万里,他永远不是孤身一人。
①Eres el pasado viajando al futuro.(You are the past traveling to the future).
你从过去出发,航向未来。
②You carry our hopes and dreams to the stars.
带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飞向星际深处吧。
③We offer friendship across the stars. You are not alone.
友谊跨越繁星,你并不孤独。友谊跨越繁星,你并不孤独。
出自“给旅行者号的寄语”活动中,最后角逐的十句中的三句,其中第三句最终入选公布。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今年刚好是停止运作的第50周年,还在轨道里转,如果正好飞到你所在的上空,你所在的城市又恰好天气晴朗,没准抬头看到的那颗星星就是它,很奇妙。